現在中國天津螺旋管產能也出現過剩,市場力量一定會作出調整,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。有人希望經濟發展一直是平穩的,不多也不少,這是計劃經濟理想狀態,但事實上做不到。事實上經濟都是波浪式發展的,我認為波浪式發展才真正符合經濟規律。例如,現在很多天津螺旋管企業不賺錢,甚至虧損,就不得不關停并轉;想生存必須努力創新求發展,如研發新產品、千方百計降成本、在環保上下功夫、努力走出去、轉型發展等,探索轉型升級之路,這樣我國天津螺旋管工業才能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。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天津螺旋管產量回落是必然會發生的。
在鋼材出口方面,我是贊成鋼坯出口應該加稅的,不鼓勵高能耗的低級天津螺旋管產品出口,特別是低檔的鋼坯、鐵合金。對于高附加值的制成品,像管材、板材,中國在現在的發展階段不可能不出口,這是全球市場需求所決定的。我國去年鋼材出口大概接近1億噸,我國已經成為制造業大國,眾多人口需要就業,這是國情決定的,機械設備、發電設備、冰箱、空調、汽車、輪船等帶出去鋼材也有8000萬噸左右,這兩項加在一起接近兩億噸。日本出口比例比我國多,日本沒有能源和鐵礦石,但出口鋼材約40%,我們出口鋼材11%左右。相對于天津螺旋管生產大國,我國這一出口比例尚屬適度。
出口是產品走出去,同時還要考慮產能走出去。以前我們以國內市場為主,現在逐漸調整為引進來走出去并重的結構。近年來我國在國外投資,首先是澳大利亞恰那鐵礦,以后又投資秘魯鐵礦、巴西鐵礦。我國去年進口鐵礦石9.3億噸,鐵礦石進口依存度約為80%,走出去投資也是客觀需要。
目前,我國天津螺旋管工業產能嚴重過剩,而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為天津螺旋管更高水平走出去帶來了巨大機遇。“一帶一路”現在已經成為國家級戰略,全球都在積極參與,約涉及全球60%的人口、60多個國家。在推動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進程中,大家既是利益共同體,也是命運共同體,天津螺旋管企業大有文章可做。